各位童鞋 是不是在為備考雅思 消得人憔悴? 可憐天下考鴨心, 為了拿高分容易么?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8.5分學霸的備考經驗, 童鞋們快來取取經, 記住高分從來不是學霸的特權, 只要科學合理地備考, 學渣也有春天!

千里之行,始于詞匯
詞匯是萬“試”之源,雅思學習的基礎就是要掌握足夠量的詞匯,單詞不認識,其他部分的學習就難以展開,拿高分更是遙不可及。 即使你順利通過四六級考試(4400-5500詞),也并不意味著可以掉以輕心,因為你真正的詞匯量距離雅思考試要求的8000+還是要狠下苦功的。 所以大家在雅思學習備考中要打好基礎,學會高效合理地掌握詞匯,這樣在后期學習提速時就會“不拖后腿”。

今天我們結合雅思聽說讀寫四大板塊,給大家奉上記單詞省時且管用的具體方法。
1.聽力+閱讀 →“見招拆招”法
聽力和閱讀屬于輸入型測試,考生要根據文章所給內容或音頻提供的信息作答,我們無法預知會遇到什么材料、涉及哪些學科,屬于被動輸入,但大家在平時刷《劍橋真題》時,可以總結出一些高頻聽力場景和閱讀話題。 閱讀和聽力雖然都屬于輸入型考試,但對于詞匯的學習需求卻很不同。
以聽力為例, Section1常見的幾個場景主要包括: 圖書館辦證/借書、入會咨詢(健身中心),出行計劃,預訂酒店(一般涉及接機)之類;且其中一定涉及數字、時間表達、人名地名。總的來說,基本屬于生活實景再現。 Section2是對Section1的延伸,內容更加細致。 Section3和4相對有難度,會涉及專業知識和術語。

針對這樣的考試內容,記單詞的具體策略如下: 1.熟悉生活、校園場景詞匯和對話“套路”,要做到“會聽”、“會說”。 2.總結《真題》集中出現過的學科詞匯,進行分類和關聯記憶。關聯記憶記單詞能更好滴抗遺忘。對于較難的專業類詞匯,做到“會聽”即可,能在音頻播放一次的情況下及時做出反應即可。
而對于閱讀來說,詞匯沒有那么生動,比較偏學術專業類,記單詞的具體策略如下: 1.能識別詞匯的含義,即能在3-5秒鐘之內反應出這個詞匯的中文; 2.能辨別單詞多重詞義和詞性,即能結合基本的語法知識和上下文語境,在梳理句子時對某個單詞在句子中的詞義、詞性做具體分析。 如appropriate一詞, adj.合適的,恰當的 v.挪用、盜用 到底在一個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就要根據具體語境來分析了。
2.寫作+口語 →“排列組合法”
寫作和口語屬于典型的輸出型測試,不僅僅停留在“會認會聽”一些詞的層面上,而是要主動輸出使用詞匯。 記單詞的具體策略為: 1.掌握多少用多少,不要生背一些特別難的詞匯,導致口語用到時發音不準、寫作用到時拼寫障礙,反而可能丟分。 2.如果你本身的詞匯量很少,比如口語考到科技類的話題,一些名詞或者概念表達根本不會,如smart phones或environmental friendly等,那就需要在備考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創作自己的素材庫,把詞匯和短語根據話題進行分類。
輸入先行,再驗輸出
在語言學習中,“說和寫”是對“聽和讀”的一種仿效,即聽讀在前先“輸入”,說寫在后再“輸出”。 當“聽”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對每個詞的發音都了如指掌,再開口去說至少不會偏離太遠。 閱讀也是一樣,在我們學習寫作時,一定是從模仿開始,不是要大家照搬照抄,而是建議大家在閱讀過程中學會詞匯、短語或句型的用法,在語境中感受詞匯的差異,把閱讀時見到的實用句型、高頻表達整理成寫作素材。

那么如何保證輸出效果呢?
1.如果你對自己的發音不那么自信,建議大家做“跟讀shadowing”-錄音訓練,將自己的讀音和音頻對比分析。如果自己聽不出來,可以找專業老師或高分大神們幫忙。 2.同理,對于檢驗寫作水平,你可以拿給同學或專業老師讀讀,聽取他們的意見反饋,有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理解的不一定是你要表達的,這個時候就要檢討自己是不是表達不恰當或者邏輯混亂讓讀者摸不著頭腦。
抽絲剝繭,吃透真題
劍12馬上就要來了,講真,11本你都做完了么?好好做了么? 對于這些有限的資源,不僅僅是刷完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資源深度開發”。
以閱讀為例, 閱讀文章不是只用來輔助背單詞、學寫作表達,最重要的是:總結題目之間的規律。 這里的“規律”不是“幾長幾短選某短”的口訣,而是宏觀上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架構、段落邏輯,微觀上分析考題出現位置特點及考題和文章之間常出現的同義替換,這樣打散揉碎了去分析,才能更好的讀懂一篇文章。
另外,不同分數段的學生閱讀策略也需要具體調整: 如果你的月度分數盤旋在5.5左右,建議從做逐字的精讀分析文章開始; 如果你的分數在6.5左右,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寫summary,檢驗對文章的掌握情況; 如果分數達到7.5左右且追求更高,則要投入更多精力分析出題點和題目之間的邏輯,不斷分析練習,雅思8.5分就會花落你家啦。
小有細節,大有格局
很多小伙伴比較煩惱,題目做完會忘,這是正常的,但是做十遍還忘是不可能的。一定謹記:重點不在于背答案,因為題目不會一成不變,重復做題只在于“找到最好的做題的感覺”。 初期是單純做題,只爭對錯; 中期是吸收知識點,重在積累; 后期是提速,能順藤摸瓜且百無一疏,形成對文章格局的整體把握。 對于目前的《真題》和常見考生的備考情況來說,3個月做十遍是不現實的,但是6個月做5、6遍完全是可實現的。
最后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學霸備考的時間表:

|